网站升级中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为发展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而努力奋斗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2025/08/19 12:00
于贤成在纪念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和各位聚集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共同庆祝中国卫星导航导航定位协会成立30周年。三十载披荆斩棘,三十载春华秋实。回顾协会历经七届理事会走过的峥嵘岁月,我们心潮澎拜,热血沸腾。在这里向引领协会发展壮大的各届的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以及各位理事、会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协会工作的有关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一、普及先进技术,为培育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而生
       在20世纪的70年代,美国军方启动了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研究项目,经过20年的研究和实验,于1994年建成该系统并宣布民用。这是20世纪出现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首次实现了全球、全天候、高精度(米级甚至厘米级)、近乎实时的三维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它在多个层面彻底改变了人类感知空间位置、导航、计时及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使人类空间认知能力产生巨大飞跃,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衍生应用之多,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工作者非常重视GPS技术革命。时任国家测绘局总工程师陈俊勇院士,在美国GPS实验时,就带领测绘领域科技人员进行技术跟踪、研究和实验工作,编写了《国家高精度GPS B级网项目设计书》。1991年,GPS星座还没有布设完成,国家测绘局就开始了高精度GPS B级网布设工作。1994年美国宣布GPS建成,1995年国家测绘局就完成了GPS A、B级网(共819点)建设工作,其精度高于国家天文大地网一个数量级。
       科学生产实践使国内同行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普及推广GPS技术在我国应用,培育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成长,促进我国卫星导航技术产品由单纯进口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家测绘局的倡导下,由国家测绘局、电子工业部、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总参测绘局、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22个部门共同筹备成立了“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经民政部注册批准后,该协会于1995年9月25日正式成立。从“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这个名称中并没挂名“GPS”,可以看出各位领导的智慧和初衷,我们协会要推广的是全球定位系统应用技术,而不是美国的GPS系统,最终目的是要推广和实现中国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自协会成立以来,各届理事会不负使命,很好地发挥了行业协会所应有的作用。
        1)第一届理事会(1995—1999年)任期4年,由电子工业部原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挺任会长,原国家测绘局副局长冯孟华任常务副会长,原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周良任秘书长。协会挂靠在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下设定位、导航、授时、教育、仪器、检测等6个专业委员会,在全国各地积极推广GPS的应用,举办各种类型的GPS测量与应用研讨会和培训班,仅GPS数据处理培训班每年都要举办多期。时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徐绍铨教授带领有关老师编写培训教材,并出版了《GPS测量原理及应用》一书。该书经过多次修订,成为全国100多所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学士、硕士、博士。1998年10月,民政部发布社会团体核准登记第4号公告: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通知要求,依据国务院1998年10月25日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经审核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符合要求,准予登记,登记证号3725。
       2)第二届理事会(2000—2003年)、第三届理事会(2004—2007年),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任名誉会长,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王志刚任会长,原国家测绘局副局长黄云康任秘书长。200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两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2003年第三颗卫星入轨,建成我国北斗一号导航系统。协会一方面在全国开展巡回宣讲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应用技术,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技术引进,开展国际交流,突破GPS卫星导航数据处理瓶颈,支持部门间的科研和项目交流与合作,使GPS技术迅速在静态大地测量、野外调查、勘探定位、交通运输、飞机和船舶的定位与导航、旅行、探险、应急救援、银行保险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协会积极向政府献言,制定有关标准,组织对卫星导航系统产品进行测评,推动了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3)第四届理事会(2008—2011年),由科技部原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任名誉会长,国家测绘局原副局长常志海任会长,四川测绘局原局长张建国任秘书长,总装备部电子信息部副部长、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主任杨长风任副会长。当时,我国北斗二号系统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协会对北斗二号建设给予了极大关注。第四届理事会除继承前三届理事会每年举办年会、展会,开展学术交流外,还特别关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环境建设,大力开展行业自律,申请并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科技奖,自此协会具有了国家认可的评奖资格。第四届理事会趁势而上,积极开展行业科技评选和表彰活动,谋划战略新兴产业成长,助推龙头企业融资上市,推动了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二、服务国家战略,在推动北斗系统应用中成长
       协会步入第五届理事会(2011—2017年),正逢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开展亚太区域服务,中国终于盼来了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领导站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大局,谋划协会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为此,选派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荣久同志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选调年富力强的副局级干部苗前军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国土资源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德明,原航空航天部副部长、国家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任名誉会长。为更好推动北斗系统的广泛应用,协会向民政部申请将“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更名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徐德明局长还专门为协会题词“举旗卫星导航,亮剑北斗应用”,鼓励协会主动肩负起推广北斗应用的职责和使命,引领以北斗为核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
       2013年,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第五届理事会以极大的热情在全国各行业、各领域大力推动北斗应用,带领企业构建北斗产业生态圈,在全国开展了“应用北斗,光彩中国”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除支持协会在全国大力推广北斗应用外,还在为国务院起草,后经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月22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2号)中,提出了“结合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提升导航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等基于位置的服务能力”。2014年7月18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导航定位及位置服务绝大部分依赖国外卫星导航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主要来自国外,地理信息高端技术装备市场大多被发达国家占领”;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地理信息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的融合”。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支持下,协会创造性地开展了北斗应用推广工作。2014年,协会征集并遴选出百余个经济社会效益倶佳的北斗应用项目,在全国开展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2017年,协会组织了行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启动会,开展了“百企‘寻’智慧城市之道、‘巡’精准应用之道、‘询’科技创新之道、‘循’跨界融合之道”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北斗规?;τ?。
       自2011年起,协会每年组织编写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3年,每年编纂出版《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年鉴》,编辑出版《卫星导航与北斗系统应用》论文集、《北斗应用解决方案汇编》等刊物,推动了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学术研究和交流。2012—2016年,第五届理事会举办了5次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其主题分别为:举旗卫星导航 亮剑北斗应用,乘风位置服务 扬帆智慧物联,应用北斗 光彩中国,壮大北斗产业 创新位置服务,北斗耀中华 璀璨中国梦,星参北斗 位联世界。每次年会和展览会都有创新,参会代表均多达2000余人,学术精英与业界领袖齐聚一堂,几百家厂商携产品参展。第五届理事会充分利用奖励平台,鼓励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北斗科技创新,仅2012—2016年间,就评选出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近400项。2015年12月,民政部授予协会“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2016年,协会被评为3A级社会组织。2017年1月,中国科协接纳协会为中国科协团体会员,从此协会具有学会和协会两种职能。在大力开展宣传普及应用北斗的过程中,协会逐渐成长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三、深化北斗应用,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壮大
       2017年6月28日,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协会被列为第二批脱钩试点单位。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指导下,协会换届脱钩并成立了第六届理事会(2018—2021年),由第五届理事会的3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和领导继续任名誉会长,由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于贤成任会长,协会总工程师张全德任秘书长。根据《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要求,脱钩的协会要做到机构分离、职能分离、资产分离、人员分离、党建和外事分离等“五脱离”。有关部委领导均不允许在协会兼职,协会失去了政府部门的“靠山和光环”,不再是政府部门管辖的正局级单位,只是依法登记和独立运行的社会组织,被迫搬出行政机关大楼,在外租房办公,原秘书处工作人员中是体制内的则返回机关。挂靠政府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便利和优惠条件没有了,协会肩负起自负盈亏生存下去和推动产业发展的重任。
       2018—2021年期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在于贤成会长带领下,协会把引领北斗技术进步,推动北斗产业发展作为协会的职责和使命,要求秘书处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要把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社会落实到行动上。一是通过在浙江德清、河南郑州、广东惠州、山东烟台、四川德阳等地举办多场高端论坛,组织会员企业与专家学者进行广泛交流,引领行业科技创新视野和能力。二是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北京、深圳、江西、武汉、郑州等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促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政府之间的合作。三是办好一年一度的北斗应用年会和展会,使其作为展示北斗新技术、新成果,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四是继续做好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的编写与发布,并为行业发展向政府建言献策,如组织专家编写了《关于确立北斗优先方针,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出设立促进北斗产业发展的常设协调机构,适时出台文件保障北斗优先,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必须使用北斗,支持北斗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推动北斗成为国际标准,提升和掌握北斗全球应用话语权等5方面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圈阅和重视。五是做好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第六届理事会共有280余项成果获项目奖,4位科学家获终身成就奖。六是大力推动协会标准化工作,建立良好的生产和市场秩序,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年来,共有1项国家标准和2项团体标准发布,19项团标立项。七是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为多家会员企业取得卫星导航定位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证书,为企业的招投标等提供信用保障;帮助中小微科创型企业申请中央和地方政府“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等政策性扶持项目。八是充分利用协会人才资源优势,为地方政府编写北斗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申请和承担中国科协“党建”“科创中国”“青年人才托举”等项目,既服务了政府,推动了产业发展,又为协会发展筹措了资金。九是不断发展壮大协会队伍,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三新”企业加入协会,分支机构由14家增加到34家。经过第六届理事会的努力,走出了一条脱钩后发展壮大协会的新路。
       2021年10月9日,协会换届成立了第七届理事会(2022—2025年),由孙家栋院士、刘经南院士、徐德明局长任名誉会长,于贤成同志继续任会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赵继成同志任常务副会长,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巡视员刘大可同志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在于会长的领导下,第七届理事会开拓进取,走向引领北斗规模应用,促进北斗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之路。这期间,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了中央社会工作部,负责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管理工作,加强了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协会划入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二联合党委管辖?!吨醒肷缁峁ぷ鞑堪旃?、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明确第一批脱钩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主要行业管理部门的通知》,明确了脱钩协会商会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文件规定了协会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部门为自然资源部。协会认真抓好党的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的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精神,认真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不断深化认识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的重大意义和重大战略部署,努力把握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是坚持党建强会,建设一流协会。在协会官网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及时传达二十大精神及科技工作者学习大会精神的重要新闻等内容。协会充分发挥理事会党委的组织功能,开展党建强会活动,聚焦中国特色一流学会的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建设,努力推动协会成为中国特色一流协会。2022年3月,经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评选,民政部确认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为4A等级社会组织并颁发牌匾和证书。二是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协会整理和重新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规范化。按照民政部要求,开展分支机构专项整治工作,解散了一些职责重复,未经??够疃姆种Щ?。根据产业发展,新成立一批高质量的分支机构,使分支机构扩大到44个(包括6个联络处),为更好地引领北斗卫星导航科技发展成立了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三是持续开展北斗优先中国行活动。在雄安发布了《北斗优先雄安倡议》,号召在卫星导航相关的技术研发、检测认证、科技评价、标准规范、知识产权、应用推广、政府扶持、对外合作、国际贸易、科普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全面优先推动北斗应用。近3年来协会已先后到西安、银川、大庆、长沙、长春、黑龙江、上海、南京等20多个省市开展此项活动,持续推动北斗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四是深入行业研究,发布《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协会在连续14年发布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的基础上,分别在2023、2024下半年发布《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充分展示了协会深入持久开展北斗产业研究,形成上半年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下半年发布《产业发展指数报告》的格局。五是积极申请承担部委及中国科协项目。先后承担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重要的研究课题。申请承担中国科协多个项目,如“科创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创新技术产业化与国际合作产业科技服务团项目、学会科普能力提升项目、中国科协十大代表调研课题、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示范发展专项等。六是培养导航人才,加强科技引领。2022—2024年,协会继续积极申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遴选了9名有潜质的企业、院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入选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在连续12年评选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的基础上,2022—2024年共评出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86项,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88项,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2人,持续推动北斗导航产业技术进步。七是推动北斗国际化,组织会员企业走出去。2023年,为推动北斗国际化发展,协会组织会员单位赴马来西亚考察访问,与马来西亚科技部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气候部林业局总干事及各主管部门领导座谈,商谈北斗在马来西亚发展有关事宜。八是举办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年会,推动北斗产业发展。2022年9月,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一届年会在郑州举行。大会以“智能时空 创新引领”为主题,来自全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的院士、专家及企事业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北斗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之道,探讨北斗规?;τ糜氩蹈咧柿糠⒄沟那熬坝肼肪?。九是大力开展北斗科普活动。2022—2024年,协会大力开展北斗科普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制定了协会《科普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先后与有关单位合作,在共建10科普基地的基础上,2025年又批准了与13单位共建“北斗科普基地”。此外,协会主办的“北斗乐跑•科普中国”大赛,近几年在江苏无锡、河北雄安、湖北武汉、河南洛阳、广州、湖南株洲、北京等多地举办。协会获得中国科协2023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十是走访会员,服务企业。为深入了解会员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迫切需求,做好为企业服务、为会员服务工作,协会领导分别带队,组织专家先后到北京、深圳、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广东、内蒙、新疆、宁夏、四川、山东、广西等20余个省市地,走访企业逾百家。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北斗具有完整产业链;2024年,产业总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北斗企事业单位总数量接近2万家左右,从业人员近100万;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四、展望未来,为谱写北斗时空强国华章而努力
       回顾协会走过的30年,是积极培育、持续推动、发展壮大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30年。协会走过的历程,充分说明了协会各届理事会站位高,能深刻理解和服务国家战略,尤其是中国北斗二号建成之后,协会采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推广应用北斗系统,把引领北斗技术进步,推动北斗产业发展作为协会的职责和使命。这种具有时代担当的精神,值得今后继续发扬广大。
       各位副会长和全体会员,我们要以纪念协会成立30周年为契机,牢记协会的职责和使命,进一步大力普及北斗知识,大力促进北斗应用技术创新,大力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北斗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北斗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北斗时空信息是智能产业的基础信息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数字经济的各领域??贡倍饭婺Sτ?,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伟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举措。我们要团结2万多家北斗企事业单位,100万从事北斗行业工作者,努力开拓进取,为2035年前,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让北斗星光洒向千行百业,谱写北斗时空强国华章而努力。
       谢谢大家!

                                           2025年8月6日